• 首页
  • 当前位置:主页 > 旅游资讯 >

    9个小众景点,一起来重新发现北京城

    编辑:游子   [旅游资讯] 来源:未知 更新时间:2016-11-23 10:32
    导读:北京,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,有无数隐秘的风景,或隐于闹市,或遁于市井,也许就在你日常活动的范围之内,只是从未进入到你的视线。就让我们为你带来9段北京的秘境,来一次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吧!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 法源寺,京城第一古刹,900年前,宋钦

      北京,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,有无数隐秘的风景,或隐于闹市,或遁于市井,也许就在你日常活动的范围之内,只是从未进入到你的视线。就让我们为你带来9段北京的秘境,来一次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吧!

      一座法源寺“半部中国史”

      法源寺,京城第一古刹,900年前,宋钦宗在此坐牢;600年前,永乐帝照它建御花园;100年前,戊戌六君子在此停灵……如今,地处宣南闹市的法源寺,作为中国佛教最高学府,已洗却红尘,唯余香阵阵。直应了那句偈语:圣解凡情俱坐断,昙花犹放一枝新。

      法源寺已有1400年历史,最早由唐太宗李世民修造寺庙,当时命名悯忠寺。到了清朝,乾隆皇帝有感于法源寺悠久的历史,在寺内写下“最古燕京寺,由来称悯忠”的诗句,从此奠定了法源寺No.1的地位。他还题了一幅“法海真源”的匾额,至今高悬在大雄宝殿之上。打那儿起,悯忠寺的大名就改成了法源寺。

      值得一提的是,到了明清两代,当年杀气腾腾的牢房,却因花事著名京城。开始是海棠,后改为丁香。清代的宣南诗社曾经来这里赏花。康乾以后的诗人,像林则徐、纪晓岚、龚自珍都曾在此留下过足迹和诗篇。1924年,诗人徐志摩还曾陪同印度诗圣泰戈尔来寺赏丁香。由此法源寺的丁香更是蜚声海内外。

      乘车线路:10路车到回民医院,6、109路教子胡同下车。地铁4号线菜市口下,西南出口。

      自驾线路:沿右安门西滨河路行驶1.2公里,在右安门桥左转进入右安门外大街一直直行;沿右安门内大街行驶560米,过右侧的格力约290米后,直行进入南横西街;沿南横西街行驶290米,左转进入教子胡同;教子胡同行驶120米,右转进入法源寺前街;沿法源寺前街行驶190米,过左侧的中国佛学院,到达终点。

      炮局,大墙那一边换了人间

      从北二环辅路拐进雍和宫东墙根儿的藏经馆胡同,走到头就可以看到斑驳的高墙和整齐的铁丝网,墙角还有圆柱形露着射击口的碉堡。而从这高墙下的任意一点贴着墙根儿走,走回原点都是九道弯。多少年来,绕过这九道弯被送进高墙内的人,人生就从此改变了。直到不久前,这里才结束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从北京(平)第三监狱到市第三看守所的历史。

      明、清两代这处为铸造大炮而建的工厂因此得名“炮局”,乾隆年间的北京地图上正式出现了炮局胡同、炮局头条等地名。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,这里一直作为监狱使用。如今,看守所已搬到了大兴,但“捕头”们却留了下来。现在胡同里的小猫可以随意地穿行于高墙上的铁丝网,来往自由。

      沿着高墙根儿一直走到最北边,还是那古老的碉堡斑驳的灰,却赫然出现了新漆的醒目的白。一群群不同肤色的背包客鱼贯出入,空气中飘着不同民族的欢声笑语,仿佛世外桃源一般。午后,坐在餐厅的原木长凳上喝着原味进口果汁看着外版小说,或在厂房改造的3v3室内场挑上一把篮球,或在树下跟常住这里、每晚去鼓楼演出的非洲哥们侃侃大山,都会让人有世外桃源之感。

      地址:东城区炮局胡同/东直门北小街

      东交民巷西洋景里的中国事儿

      东交民巷,曾是中国七百年的外交中心。现如今看这里遍布着的西洋景儿,道尽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外交事儿。东交民巷东段曾是德国人的地界,一座不起眼的德国小楼,便是解放前在摄影领域赫赫有名的阿东照相馆。

      东交民巷中段,当年曾是法国地界。在大使馆和圣米厄尔教堂这两座著名的建筑身旁不远,普普通通的一排法式折中主义小房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之处,这里曾是“法国邮政局”,而这栋看似普通的建筑,也打开了京城人民的“集邮”之路。

      乘车线路:25路、2路、39路、41路、106路、108路、2路、5路、22路、120路等。

      自驾线路:从前门向正东方向出发,沿前门东大街行驶160米,左转直行进入广场东侧路 沿广场东侧路行驶190米,右转。

      利玛窦墓大隐隐于校

      “天主堂开天籁齐,钟鸣琴响自高低。阜成门外玫瑰发,杯酒还浇利泰西。”和白求恩一样,利玛窦也将骨灰永远地留在了中国的土地上。经过礼士路口,从百万庄大街北侧进入一条巷子,就到了北京市委党校家属院。一片上世纪80年代典型建筑的单元楼群被笼罩在苍松翠柏间,从掩映间隙可见一片汉白玉墓碑,下面共安葬着几十位明清传教士。而其中最高大的那座,就是“耶稣会士利公之墓”。

      不大的墓地四周被矮墙围着,前有石牌坊大门一座。据史料记载,墓碑上应有“钦赐”二字及少京兆黄吉士题字“幕义立言”的坊额。但如今这些字迹均不见,不过门簪、门口的一字影壁及雕花依然清晰可见。利玛窦墓东侧为南怀仁墓,西侧为汤若望墓。

      1610年,利玛窦由于积劳成疾,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中国。虽然明朝没有向外国人赐葬的先例,但万历皇帝还是破例钦准赐葬利玛窦于西郊二里沟滕公栅栏。打那时起,这里就变成了栅栏墓地,专葬在京传教的传教士了。

      地址:西城区车公庄大街6号北京行政学院校园内

      万寿寺三环路旁的“小故宫”

      北京寺庙千百座,只有它规模堪比皇宫;庙里的佛像万万千,独有这里的观音像慈禧。乾隆皇帝对这座千年古刹情有独钟,慈禧太后更是发迹于此。如今走在车水马龙的西三环,匆匆忙忙的人们很少会去注意一处坐落于路边的古刹。但如果您有兴致走入其中,相信一定会被隐藏在山门后的景色所震撼。

      这就是当年鼎鼎大名的万寿寺。寺内分东、中、西三路,前庭深宅广厦,琼楼玉宇,雕梁画栋,宏丽至极,宛如皇宫。后身又是曲栏回廊,御书碑亭,青石假山,古道地宫,苍松翠柏错落有致,活似御花园的缩影。就连它的西跨院,也有着小坤宁宫的美誉。难怪民间都称这座寺院为“小故宫”了。

      乘车线路:乘坐74、300内、300外、300快内、300快外、323、323快、362快、482、534、658、699、944、944支、967、968、968快、特5、特8内、特8外、特8主路内、特8主路外、特8快内、特8快外、运通103、运通108、运通201万寿寺下车。

      自驾线路:沿三环行驶至紫竹桥,出辅路向北开约200米即到。

      崇内社区江南遗风与西洋遗梦

      北起苏州胡同、南至明城墙遗址、西起崇内大街、东到北京站的崇内社区,也许算不得北京最知名的社区,但在繁忙程度上即便是王府井、西单也不遑多让。其“江南风”与“西洋梦”的独特糅合,更是给这里增添了几许别样的风情。

      苏州胡同和镇江胡同两条贯穿东西的胡同是崇内社区的骨架。几座现存不多的老中式院落中,呈现给人们的是轻盈上翘的屋脊,长排通透、下沿有雕花痕迹的精巧窗棂,传说明紫禁城的建造总指挥姚广孝是苏州人,于是,江南的灵秀风格在此存在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
      “男汇文、女慕贞”,汇文学校与美国卫理公会是一母同胞,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特意来访;而昔日的慕贞女中,是今日的北京125中,中国工程院首批女院士之一、儿童白血病权威胡亚美,国家领导人刘延东,还有著名演员宋春丽、宋丹丹等,都是从这座教会折中主义风格的二层楼里走出来的。

      地址:东城区崇内社区

      菊儿胡同41号二十年巷深酒醇

      20年前,这里实施了一项颇具轰动效应的旧城改造工程,北京首例新四合院脱颖而出,不料之后却成“绝版”。20年后,沧海桑田。但这片承满历史故事的新四合院却依旧韵味十足。它的身上,刻着时代的烙印,当年闻名中外,如今默守时光。虽隐身幕后,然幽幽魅力,却愈加独特而神秘。

      小区同时吸取了南方住宅“里弄”和北京“鱼骨式”胡同体系的特点,以通道为骨架进行组织,向南北发展形成若干“进院”,向东西扩展出不同“跨院”,由此突破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全封闭结构,给人的感觉颇似古代江南富豪的庭院。

      因其首创性,当时菊儿胡同的改造引起了北京市政府的高度重视,设计师由大名鼎鼎的吴良镛担纲,菊儿小区可以说是吴良镛“有机更新”理论的生动注解。1992年,吴良镛也因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工程荣获当年的世界人居奖。一下子,世界各地的参观“取经者”蜂拥而至。

      乘车线路:乘坐地铁2号线安定门站下车步行大约1公里即到或换乘108.104路公交车到交道口下车即到。

      孟小冬故居香魂归处

      从轿子胡同东口进去的几十米处横亘了一条稍宽的小胡同,路北有一个大宅的红门,门旁写着:轿子胡同8号,轿黄府。轻叩铜环,门开了,感受四合院最经典的一个瞬间,就是推开这厚厚的大红门,听那一声低沉的吱哑声,好像分秒之间历经一个年轮的蹉跎。

      这便是中国第一女老生——孟小冬的故居,进入门内,正中挂着一幅孟小冬旗装打扮的照片,美目粉唇,秀丽端庄。画旁有对联一副:冬皇芳名余红香,兰辉菊坛映绿椿。据说这对联里藏着“一对情人两棵树”,一对情人指“孟小冬与梅兰芳”,而“两棵树”,指的是“冬香与兰椿”,这对孟宅的香椿树,有十多米高,树干约50公分粗,一棵在东房屋前,一棵在南屋门前,这几十年来,鬼斧神工般地,东房前的那棵躯干笔直挺拔,直指晴空,似一伟岸男子;而那南屋前的,树形似凤尾张开,如一婀娜女子,它们是否便是当年风华正茂梅孟的化身?

      地址:东城区轿子胡同8号

      原辅仁大学以文辅仁

      这是一所颇具传奇色彩的大学。明明是教会学校,却把论语定为校训;至今仍是教育阵地,却屡次成为知名电影取景地。是什么样的背景令它如此特别?又是怎样的精神让它经历磨难而屡创辉煌?

      辅仁大学最早是大清朝鼎鼎大名的涛贝勒府,罗马教廷赎买后,便在这座中国传统的府邸里开始孕育一所西洋教会主办的大学,由英敛之出任首任校长。说起这位校长,许多人可能并不熟悉。但提起他的孙子英若诚,曾孙英达,可谓名声不小。英敛之在上世纪20年代便是国内重要的文化名人,经过他的努力,辅仁大学在短短两年内便初见规模。

      如今走进已挂着“北京师范大学”门牌的原辅仁大学,一座中国宫殿式的楼宇赫然在目,这座两层楼围合而成的封闭院落便是大学主楼,东南西北四角各矗起一座三层角楼,整座建筑中轴线明确,完全对称,体现了中国皇宫庄重森严的气势。在主楼正立面上,还使用了许多中国古典建筑的细部做法,如汉白玉的须弥座、红色雕花的木制窗框、大门墩柱上蹲伏的石狮等,构成了中国宫殿的缩影。校舍建设的精心设计,也体现出了辅仁大学的教学理念——并不完全接受五四运动激进的思想,而是更青睐中西合璧的观念。

      乘车线路:乘612,118,13路公交车道东官方下车,步行约400米即可到达;乘地铁6号线,北海北下车,步行约400米即可到达。

    本文标签:

    旅游景点

    旅游攻略

    关于乡途旅游网 农家院住宿 旅游攻略分享 地方美食 地方特产 旅游资讯 农家院出租 网站地图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0 版权所有   冀ICP备13000660号-44